手机版 欢迎访问风云网--笑看风云,尽知天下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乳房医学中心主任杜世兴医师表示,乳房的肿块可分为良性及恶性2大种类,一般来说,有高达90%的乳房肿块是属于良性,仅有10%可能是恶性肿瘤,不过,在医疗技术的进步下,即使是恶性肿瘤,透过早期发现与治疗,预后及后续生活品质仍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事实上,除了人人闻之色变的乳癌外,导致乳房出现肿块的原因,可能与5大因素有关:
因素1 乳房生理肿块
生理性肿块特征为月事来前几天,会有肿胀不适感,有时感觉疼痛,触摸时会有块状的样子。不过,上述症状在月事完后大多会自行缓解,乳房块状也随之软化掉。事实上,生理性肿块是乳腺组织对体内女性荷尔蒙变化所产生的自然生理现象,不需过度担忧。
因素2 乳房纤维腺瘤
乳房纤维腺瘤是30岁以下年轻女性常见疾病,因乳腺体乳管上皮细胞及乳小叶内间质组织纤维增生而形成数公分(常见1至3公分)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肿瘤,摸起来平滑、柔软、界限清楚,有时会有轻微压痛。由于乳房纤维腺瘤形成原因不明,因此没有特别方法可以预防,即使透过饮食控制也无法避免产生,更没有相关药物可让它消失。
治疗上,若在临床检验后,确认为良性组织,则建议门诊定期追踪即可,不建议手术切除。若一时冲动割除肿瘤,下次在复诊时可能又发现新生长肿瘤,或者发现更多颗小纤维腺瘤,徒增刀疤伤痕。除非肿瘤持续增大,或形成巨大纤维腺瘤(大于5公分),或影响美观时,才建议考虑切除肿瘤。
因素3 乳房纤维囊肿变化
“乳房纤维囊肿变化”为乳房产生纤维化及囊肿变化,并非代表某种特定乳房疾病,而是代表包含多种乳房病理组织学形态或临床上症状、理学触诊的总称。主要好发于35岁至停经期左右年龄群,根据文献记载有高达80%成年女性都有此一变化,特别是絶大多数停经前妇女,在月经週期时乳房多少会有此症状产生。至于发生原因,目前推论与女性荷尔蒙量,也就是卵巢分泌过多动情激素及黄体素的不足有关。
临床症状表现上多以乳房疼痛、肿块为表现;疼痛可能局部或广泛的范围。常见两侧性发生,尤其以乳房外上方更明显,亦可只发生单侧。一般在月经来前3、4天或1周时症状最显著,而随月经后症状缓解。
不过,即使有纤维囊肿情况发生,在步入停经期后,症状大多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还是提醒,有“乳房纤维囊肿变化”的朋友,日常饮食应避免大量的咖啡因摄取(如咖啡、浓茶),以免增加乳房纤维囊肿程度;统计上也发现每天咖啡因摄取量高于500毫克者易患有乳房纤维囊肿变化发生,不可不慎!
因素4 乳腺炎
乳腺炎主要是因输乳管阻塞而未处理,使细菌侵入乳房组织发生感染所致。一般在妇女產后2到5天内乳汁排出不顺畅或不完全(譬如,延迟喂奶或未依宝宝的需求喂奶)下,导致奶水滞留乳房,形成肿胀所致。
处理方式上,建议哺乳妈咪,即使感到疼痛,也应尽可能将乳汁排出,以避免其继续堆积、阻塞输乳管。若真无法忍受,则应迅速寻求专业医师协助、加以治疗。
因素5 乳房水瘤
乳房囊肿又称“乳房水瘤”,常见于35到50岁的女性,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而充满液体、可移动的囊肿。形成原因与乳房荷尔蒙的产生与吸收失调,导致乳腺管扩张,或阻塞产生水泡有关。约有9成以上水瘤均属良性,并会于女性停经期后逐渐缓解或消失。
防乳房癌变!定期筛检有保障
不过,杜世兴医师强调,由于一般人难以鉴别上述症状与乳癌间的差异性。因此,建议妇女朋友一旦乳房出现异常肿块、凸起、分泌物,应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医师协助厘清病因。若检验后真发现有上述问题,虽不需担忧为癌症所致,但为避免有癌变的可能,建议仍应遵从医嘱定期追踪、治疗。
另外,杜世兴医师也提醒,年满45岁到65岁妇女,以及40岁以上有家族史(祖母、外婆、母亲、女儿、姐妹曾有人罹患乳癌)等乳癌高风险族群,每2年应进行1次乳房X光摄影检查。至于年龄未满40岁但有危险因子,或者有相关症状者,也建议定期接受专业医师諮询评估,并于必要时进行乳房超音波,或诊断性乳房摄影检查,以利早期判断与治疗,成功远离乳癌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