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中的高峰论坛:新IT 新架构 新商道
时间:2015-10-21 10:48|来源:|作者:|点击:
次
“开放架构转型之路 传统与未来的对话”用这句富含“穿越感”的话作为开首语确实令人耳目一新,这就是联想商业论坛中的重头戏——高峰对话。参与这次对话的嘉宾分别是:顺丰科技总裁田民先生、京东商城研发部副总裁马松先生、商业价值杂志出版人兼主编刘相明先生、负责联想全球服务业务、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前联想集团CIO王晓岩女士。
变中的新架构
刘湘明:我知道联想的IT系统做了一次特别大的变化,像X86的架构迁徙,这其实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我就想问这样一个非常关键的举动,时机怎么确定?怎么把这个迁徙做好?
王晓岩:最早可能在座的老朋友们都了解,联想2000年的时候我们做过论证,因为当时联想就做X86的服务器,那个时候我们慎重考虑还是选择IBM小型机,联想如果用X86的服务器,在性能上,在服务上都会有很大的风险,我们还是用了IBM的小型机。在05年收购IBM系统之后,我们毋庸置疑地选择了IBM P5系统的性能机,因为那个时候X86的稳定性性能还是不能和小型机同日而语的。随着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大家看到X86业务从单核到双核到多核的PCU性能越来越好。我们每年要两次系统上线,我们当用小型机的时候最大的挑战就是我的采购,因为采购周期特别长,至少要提前三个月。而这时候提前三四个月的时间,对采购量多少,我预测不足,因为项目开始阶段,对性能,对数据阶段,我买多了是浪费,因为我预算本来就很紧,关键大家知道硬件的变化特别快,买早了还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还有一个时间的压力,就是不敏捷。但是这时候技术发展,一个是多核CPU,最重要是虚拟化技术。所以事实上我们从07年就开始做虚拟化,我们尽可能地用X86来替代我们的一些非核心应用。到了2011年,很重要的业界一个叫做内存技术技术,也就是SAP技术,特别是我们国际的业务都特别喜欢用数据说话,有大量的报表,报表用原来的系统架构,要跑好几个小时跑不出来,因为系统的时间是有限的,性能根本就不行,所以这个时候就必须要上HANA。重要的是大家知道X86的服务器实际上要比小型机便宜得多。
田民:我们这个业态用了很多自动化设备,用了很多高科技的东西,包括我们的飞机,包括我们的卡车,包括收派员等等,跟进入电商以后跟系统的对接,时时刻刻离不开IT系统,所以我们当初走了一个非常难的道路,随着多元化的道路以后我们走向了一个相对转型的路,我们做三个B的事情,实际上我们在做这个业务当中,不光解决纯粹的物流问题,还要解决信息的问题,在中国电商平台,物流站在一个中间,上面承接平台来的定单,下面是消费者送达的信息,信息对我们来说,承上启下非常关键,因为顺丰大多数客户还是中小企业,所以我们在未来当中希望跟中小企业有更多的服务,金融服务,包括及时提供贷款的服务。顺丰在多元化路上的时候做了一些电商,但顺丰做的并不是我们纯粹的跨界,实际上我们做顺丰想打造我们自己的冷链的能力。在这样多元化过程中有X86的,从去年开始X86在服务器的比例越来越高,明年规划的越来越多,黄总已经讲了很多,曾经两个人携手走过一段同样的路。
变则应快
刘湘明:京东的起步是非常草根,我知道最早的架构基于微软的架构,我想问您的问题,京东怎么不断优化和发展,适应现在这么快速发展的电商,能够支撑今天这么庞大的系统?
马松:京东在过去十几年发展非常快,订单翻三番,在头几年都是这样的,所以系统的架构对我们挑战非常大,开始我也讲过用的是微软那套体系,当我们做很多类似于秒杀这种促销的时候,因为电商跟传统行业还是不一样,订单是忽冷忽热,秒杀来了五位数的订单,每分钟或者每秒到五位数的订单量这样的。所以非常不平衡,一会儿来的非常多。所以你的系统如果按照每秒五六位数这样准备的话,可能有大量的时间闲着,如果按平时的时间准备的话,促销的时候就会宕机,开始也有这种现象出现。所以我们也是没有办法,按照业务和客户的需求太猛烈,所以我们还是做了很多调整。我们首先还是把最大的瓶颈像我们去掉了,什么东西有一来就去掉什么,这个东西还是全部靠自己动手实现。我们接下来利用开元的东西,把一些依赖关系比较强的东西去掉,打造一个性能非常好的系统。在改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因为任何改变都是痛苦的,虽然我们没有遇到像昨天这种支付宝几个小时的宕机,也没有发生过像今天携程404、503这种问题,但是实际上我们也是大小错误不断,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是上帝保佑的比较好,谢谢上帝。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大家在微博上也看过,我们的研发人员被老刘请去喝咖啡,旁边有把刀,我们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接下来我们在更多的方面,基本上我们使用了很多开元的这个东西,由于我们体量比较大,开元的东西用的比国外好,所以像我们用了几十种开元的东西,在开元的基础上做一些开发和优化。所以我也相信现在很多伟大的公司也都在用开元的软件,我也相信成就了大公司,这个可能是现在一些大企业走向了这条不归路,我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国企业的工具类的软件,非核心业务的软件能够开元,能够给这个社会带来更高的效率,能够使大家不在低档次重复的开发,能够走向这样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