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风云网--笑看风云,尽知天下
“产品定义权”成产业“胜负手”
当前全球产业的竞争方式已发生深刻变革,技术专利与标准控制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工具,而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要素已退居其次。全球贸易发展的趋势是关税等传统贸易壁垒逐渐弱化,而以技术标准为代表的技术因素正在成为新的壁垒,充当了重新划分市场版图的“篱笆”。在知识、技术成为决定性生产要素的今天,企业的绩效越来越取决于以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为基础的产品定义权,成为控制市场、改变利润结构的主要动力。
从产业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家电业大多从引进技术起步,芯片、软件以及面板等关键资源均被外资控制,日益沦为外资企业的“组装工厂”。如果把芯片比喻为家电心脏的话,那么嵌入式软件就是它的大脑,芯片与软件是定义产品的关键要素,它定义了产品的功能与操作界面;而面板等关键部品则被称为“工业粮食”,是电脑、手机、电视等显示设备的核心部件。对中国家电产业来说,只有在软件、芯片、面板等关键资源上具备了话语权,才能真正具备全球的产品定义权,主导自己的命运。
为了鼓励国内企业在芯片、软件等产业关键资源上进行技术创新,加速我国家电业实现战略转型,《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政府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3个方面给予企业以资金和市场的全面支持,“核高基”项目也成为家电领域最重大的科技支持专项。对中国企业来说,“核高基”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核心技术器件和关键部品,掌握在全球范围内的全球定义权。
而长虹早在2004年就确立了“三坐标”的战略发展思路,沿着产业价值链方向,通过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部品领域的延伸,一方面积极构建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工业设计及工程技术四大核心技术能力,另一方面进军等离子屏、液晶模组制造、OLED显示屏以及空调、冰箱压缩机等关键部品制造领域。长虹的这一产业价值链延伸道路与国家的“核高基”战略不谋而合,目前已经具备从芯片、软件、显示屏等方面定义产品的能力,最终将实现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延伸。
行业专家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上,而产品定义权成为及其重要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家电业要走出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业阶段,获取产品定义权,实现战略升级,应该像长虹这样重视核心技术开发和关键部品研制,实现向产业价值链上游延伸,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核心技术支撑“产品定义权”
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崛起的筋骨,而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中国家电业要想走出产业“空心化”的危机,建立全球产业竞争力,就必须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对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部品的突破,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等关键资源方面。
举例来说,当前全球彩电正在向平板化、数字化快速发展,电视对计算、操作、显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核心芯片、嵌入式软件、显示屏等关键资源也要随之不断改进。也就是说,今后的电视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心脏”、好的界面、好的画面,如果彩电企业不能在这三个方面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就丧失了整个产业的主导权。长虹正是通过培育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工业设计及工程技术四大核心技术能力,并由此形成四大创新平台,为彩电、空调、冰箱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这四大核心技术能力,长虹可以研发和设计差异化的产品,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集成电路设计上,长虹率先研发出我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oC芯片(阿波罗一号),这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芯”,使长虹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音视频处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长虹搭建了实现向3C信息家电转型的核心技术平台,具备了“从产品定义芯片+从芯片定义产品”的交互定义能力。
早在2005年,长虹技术中心就规划出嵌入式浏览器、音视频浏览、数字电视软件嵌入式平台、IC驱动线路等几条核心的研发主线。经过多年的研发,长虹自主开发的嵌入式软件已广泛运用到IPTV、IP可视电话、网络电视等多个产品领域,具备了从软件上对产品的定义权。2008年,长虹自主研发的AVS解码器IP核成功授权给某国际知名半导体公司,实现了家电企业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的跨越。
长虹创新设计中心自成立以来就确立了“工业设计就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研究用户最主要的需求”的设计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长虹创新设计中心搭建了UCD(用户研究)、ID工业设计(外观设计)、UI界面设计三大平台,具备了从用户需求出发定义产品的能力。目前,长虹创新设计中心已累计获得专利5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50余项。
在工程技术方面,长虹专门成立工程技术中心,在新工艺、新材料和绿色先进制造三方面取得多项研发成果,如自主开发出高光及仿高光材料、滤光膜等涉及PDP、LCD及OLED的关键材料,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在产业关键材料上的突破,使长虹摆脱了国外企业在关键材料上的钳制,延伸了对产业链控制的长度与深度,为“先进制造”提供了支撑。
业内专家指出,四大核心技术能力使长虹实现了在产业关键技术上的突破,为中国家电业获取产品定义权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家电业有望彻底告别产品组装时代,实现向高附加值的产业价值链上游延伸。
关键部品占位“产品定义权”
从发达国家的产业经验来看,成功的产业升级往往是在产业链上实现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的爬升。对中国家电业来讲,产业升级并不仅仅是产品形态的升级,更重要的是必须掌握关键部品的自主开发和制造能力。关键部品的研制能力是中国家电业获取产品定义权的先决条件。
长虹深刻地认识到关键部品缺失对中国家电业发展的严重影响,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曾表示,“如果我们没有屏的资源,我将建议长虹实施产业战略转移——放弃平板电视制造。”因为中国彩电整机企业若没有屏的制造能力,将是电视产业“苦难”的开始。
因此,长虹积极通过自主创新解决产业关键部品受制于人的局面,近年来,长虹斥巨资进军关键部品制造领域,通过控股华意压缩进入压缩机制造领域;与台湾东元合资建立空调压缩机工厂,并购韩国欧丽安等离子进军等离子屏制造领域,投资兴建OLED显示屏生产线进军下一代显示领域;与台湾友达合资进军液晶模组制造领域,形成了以压缩机、等离子屏、OLED屏和液晶模组制造为主导的产业关键部品开发与制造平台,突破了国外企业对中国家电产业的技术限制,实现了对产业关键部品的控制,极大提升了产业话语权和控制力,形成了通过关键部品定义产品的能力。
与此同时,为抢占知识产权的制高点,推动标准产业化进程,长虹积极参与了国内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将标准研究、制定与产业化融入到系统创新中,通过标准建设来提升自身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长虹已成为IGRS、AVS、UCPS等多项标准制定的核心成员单位。
为了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更加贴近消费者,长虹自上而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创新管理机制,形成了从用户需求收集、产品设计生产、再到产品上市的全流程的创新体系。长虹导入了集成产品开发(IPD)、产品创新管理(PIM)框架模型及项目经理负责制、技术联席会议等机制,为自主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有关专家指出,以四大核心技术能力为基础,通过等离子显示屏、OLED显示屏、液晶模组、冰箱压缩机、空调压缩机等关键部品的研制,长虹形成了完整的产品定义能力——在准确获知消费者需求后,通过工业设计将其形成概念产品,再由芯片设计部门完成其功能框架、由软件设计部门负责嵌入整机,最终整合关键部品形成一个完整意义的新产品,甚至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产业。目前,长虹形成强势的技术能力和关键部品研制能力,通过自由定义产品快速满足消费者需求,这必将加速中国家电制造业的战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