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风云网--笑看风云,尽知天下
枭龙飞机是一款以外销为主要目的的飞机。中方和巴方各自承担部分研发费用,巴方宣称可获得58%的外销利润。这个联合开发的产品必然涉及到利润分配等多方问题,在生产厂家合理的利润之外还有投资各方的利益需要体现。因此中国军方有一定的顾虑可以想象得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日渐增强,在此基础上,国民和军人自信心也获得显著提高。中国已不再象过去一样沉迷于弱国地位、立足于在国门内打人民战争的思想。因此,向外的意识,尤其是进攻的意识必然抬头。作为区域性大国,中国即使还是采用防御思想,但肯定会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枭龙作为一款轻型战斗机,特性上更相似于当年的歼12轻型战斗机“空中李向阳”,虽然有机动性好,技术成熟可靠、价格相对便宜的特点。但载油、载弹量不大,飞机可用空间小,难以配备复杂的设备是无法避免的。相对而言,枭龙其实更适合一些财力不是十分丰富,但又需要一定数量先对先进军机的中小国家。中国空军如果有积极向外,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想法,感兴趣的对象必然是中大型,富有攻击特性的飞机。枭龙在此方面的不足是先天的,想入中国空军的法眼估计有一定难度。
当年美国推出外贸型号F104等,就是以外贸为主要对象的国际型号。在美国国内基本没有装备,美国作为一个幅员广阔、财力雄厚的强国,也同样青睐于大中型飞机。如今,崛起的中国开始步入G20俱乐部,需要承担更多的国际事务与责任。同时,中国周边远洋海域也有大量的争议面积有待保护。枭龙飞机首飞至今也有不少年了,在中国空军当年迫切需要先进三代机保卫祖国蓝天的时候,枭龙飞机也没有得到中国用户的采购,在本次珠海航展有也没有任何采购的协议,可见在中国用户的心中枭龙并非是优先装备的对象。特别是在歼十已经大量装备的今天,枭龙的定位更偏重于出口创汇,甚至在网上还有人称其为“发财机”,这些都恰恰说明准三代的枭龙在中国空军服役的前景更加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