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风云网--笑看风云,尽知天下
宝莱坞电影基地是孟买的骄傲,一般人很难进,听说有的外国游客想办法让星探看上自己,充当老外群众演员才混了进去。我们很幸运,有机会直接去造访。
拍摄现场
平时经常从电视里浏览当地节目,看得多了,发现宝莱坞电影有些老套雷同:不是倒霉的恋人终成眷属,就是婆媳大战,要不就是三角爱情。剧中对白冗长,还穿插着大段大段的歌舞。印度影视剧似乎很少涉及其国内严肃问题,喜欢在歌舞升平中谈情说爱。我在中国看惯了源自生活针砭时事的鸿篇巨制,感觉印度电影确实与我们的不一样。
尽管影视剧不太反映实际生活,但觉得画面上的俊男靓女、豪宅香车别有风味。印度美女秉承亚欧人种的优秀遗传,个个光彩夺目;加上一袭珠光宝气的鲜艳莎丽,胳膊上闪亮的赤金扭麻花镯子,实在养眼。场景道具也很特别,即使表现中产家庭,其装潢也与英国王室有一拼。我看过一部有关婚外情的故事片,妻子站在豪华别墅的巴罗克阳台上,哀怨地注视着丈夫和情人在游泳池边卿卿我我。庭院里耸立着洛可可古典喷泉,丝丝缕缕的水线在阳光里微微闪烁,映衬着璀璨的蓝天宛如仙境。
拍摄间补妆
富丽堂皇的画面让人忘却了窗外现实:骄阳下光脚的“贱民”在卖力擦车,不远处有一大片贫民窟窝棚和尘土中衣衫褴褛的孩子;四肢不全的乞丐从车窗外向你伸出黑黑的脏手……这一切在五彩纷呈的绮丽画面中烟消云散,现实生活经宝莱坞一番改造,就成了美好的童话。
今年4月的一天,终于有机会走进位于孟买北部的造梦工厂宝莱坞。早年间不知哪位仁兄看过美国好莱坞后,非要把“好莱坞”(Hollywood)的“H”换成了孟买(Bombay)的字头“B”,就成了“宝莱坞”(Bollywood)。真到了宝莱坞,激动之余又不免有点儿失望。一座半旧的白色5层楼就算主体建筑了,楼前的树影里有一大堆人在忙活:打灯光的,提词的,化妆的。刺眼的阳光下尘土飞扬,草地上随便丢弃着废纸盒和塑料瓶子,几个穿着夹脚拖鞋的孩子跑来跑去,很佩服电影人在如此凌乱的环境里拍出了天堂美景。
摄影棚内
两位漂亮女演员在一辆簇新汽车旁表演,情节似乎是一位商人太太从汽车上下来巧遇闺蜜,不免凑在一起叙旧聊天。只看这一幕就感觉夸张:两个普通女性逛街聊天,不仅穿戴得珠光宝气,还要头戴鲜花;而且女人穿莎丽开车也鲜见,试想,铺陈到脚面的莎丽不仅妨碍踩油门,也不方便刹车。看起来宝莱坞并不在意是否合乎现实,一切只为了取悦观众。
宝莱坞影城占地面积极大,室外摄影场不仅有农庄、寺庙、别墅,还有森林、湖泊和群山,开车停停走走了一个多钟头只看到冰山一角。从车窗向外望去,路边草丛里散落着废纸片玻璃瓶;旱季里树叶上沾满灰尘;一些用来做背景兀立在山上的建筑已经破损,门前胡乱地堆着沙土,真不敢相信每年就是从这里诞生出1000多部电影。
我们进入山顶一栋小楼,也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四周金光闪耀的墙壁、豪华的枝形水晶吊灯、雕花门廊和扶梯栏杆,让人误以为走进了某王宫。这里正拍摄一个家庭片,富二代的小夫妻俩正在争论,然后是气度不凡的老父亲上场。宝莱坞真是造梦高手,如此金碧辉煌的布景道具,把一个家庭问题片拍成了城堡里的童话故事。
外景地
有人说印度电影是为印度人自娱自乐而生,颇像麻醉剂。在我国,“不真实”是对一部影视作品的严厉批评,而在印度则不需要为此操心。一个电影人说,“人们需要电影来逃避现实,我们向观众出售的是他们想看的梦境。”孟买影院的票价比较便宜,条件差些的影院三五元人民币就可以看一场;无论富贵贫穷,人们只管看,并不把华丽场景与自己生活挂钩。凡是我问到的印度朋友都异口同声地说喜欢宝莱坞电影,并为之骄傲,只有一名年轻清洁工说虽然喜欢,但没时间看。他家距离市区几十公里,每天天黑才回家,累得只想倒头睡觉。
生活不尽人意,人们需要童话来解脱。我有个朋友,被自己的婚姻和工作问题搞得很纠结,整日愁眉不展,便开始倾心创作童话。她说这样做可以帮助她脱离现实,从白云天空 、阳光花朵的故事中寻找快乐和幸福。我想宝莱坞电影也秉承了这一原则,让人们坐在电视机前忘却理想与现实、愿望与处境之间的巨大鸿沟,坐上飞毯快乐地在童话世界遨游。
让美梦照亮现实,让生活充满色彩。宝莱坞电影是人们心灵的润滑剂,社会的稳定剂,也是印度最美丽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