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风云网--笑看风云,尽知天下
感同身受,机器人有了人类感情
《查派》有着前两部一切熟悉的视觉印象:污浊的水泽,满墙的涂鸦,锈迹斑斑的钢筋,工业质感的机器人,艳阳和酷热,耀武扬威的罪犯,光溜溜的膀子,密集的纹身,以及似乎飘散在每一寸空气里的汗渍。情节上,那些显著的母题也大致沿用:贫民窟,大企业,隔离制度,怯懦的男人被逼着爷们起来,人形动力机甲,富有情义、性格复杂的反英雄,肉体的异变,生物对异类的排斥,整个故事也始终如一地笼罩在一个“大限将至”的框架下:《第九区》是逐渐变成大龙虾的小职员,《极乐》是身患绝症的维修工,《查派》里则要面对电池耗尽。
如何让观众对一个机器人角色产生感情?很简单,把他完完全全当做一个人来塑造就行——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观察查派与陌生人的第一次接触,他咿呀学语、摆弄玩具时流露的纯真,他接触各种文化、发挥艺术天赋时的跃跃欲试;他会得意忘形,会胆怯和惶惑,会祈求同情和原谅,会爆发出智慧和勇气,他有每个人类都有的脆弱和顽强。
早几十年这么拍,观众或许会一笑置之。电脑科技的初级阶段,没人会相信一堆芯片和电线能孕育出具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但如今我们了解到,人类本身也不过是碳基结构的生物计算机而已,而当下的技术,距离创造出与我们平起平坐的新生命,已经为时不远。这样的常识,激发了观众对查派的移情。在他被流氓殴打欺凌时,我们心生不忍,当他抱着残破的躯体蹒跚出现,就像一个因流浪而饱受伤痛的孩子渴望着母亲的怀抱,当他目睹至亲倒在眼前,那份伤心欲绝,我们完全感同身受。
笔者虽然还没有为人父,不过曾经帮带过初生的婴儿,因此深深体会过带领一个心智初开的小生命逐渐熟悉、投入、最终拥抱这个世界,能给人怎样的喜悦。我相信所有为人父母者,在见到影片中的这些段落时,一定有着更深的感触。电影浓缩了查派的成长,在短短几天内,完成了一个孩子十几二十年的人生经历:从一片空白的婴儿,到满怀好奇和恐惧的幼年,到充满叛逆的青少年,最后成长为具有责任感和行动力、英勇迎战强敌、为至爱之人而战的成年英雄。心智的成熟,阅历的增长,是非观的树立,以及感情的茁壮,都是那样自然。虽然查派伤心时无法落泪,愤怒时不会浑身发抖,开心时也不过笨拙地舞蹈几下,但笔者分明透过那钛合金身躯,看到了一颗鲜活的对生命充满热忱、对亲人和世界充满爱的灵魂。
人工智能,比人类更高级的存在
视听特效方面,影片延续了尼尔在有限空间内做足气势的传统。拆墙裂地的火力交锋,像热刀切黄油一样穿透身体的子弹,展示了近未来军火的摧枯拉朽,没有《第九区》化成血浆的激光枪,也没有《极乐空间》打上太空,常规的大口径机枪和集束炸弹的威力已足够令人咋舌。尼尔依旧用他擅长的抑扬手法保持观众的兴奋,比如一开始表现大机器人的笨重,似乎是《铁甲威龙》里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废物,但首次启动立刻飘然上天。全片的几个high点都跟《第九区》、《极乐空间》相仿,连时间点都掐得分毫不差。尽管在理性上,笔者能接连数出影片制造兴奋和煽情的技巧,但在感性上,却无法不为这个虚构的故事激动和落泪。也许这就是电影艺术的魅力,越是了解它,反而越能陶醉其中。
情节上并非没有漏洞,不过笔者一向认为,一部好的科幻电影,不在于其描述是否符合现实,而在于能否自圆其说。从这个角度看,非硬科幻的《查派》,没有让人别扭的硬伤。看似升华一切的结局,其实从第一幕就做出暗示:既然意识可以被创造,当然也可以复制和转移,而在查派开始读取互联网时,故事向《攻壳机动队》
靠拢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了。由此,查派那些挑战“机器人三定律”的做法(万一把狼叔打死了呢),也变得可以理解,而他坚持不取人命的行为准则,也仿如人格化的道德描述:一个机器人在做出绝不杀人的承诺后,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会坚守,这不再是一种软件定律,而是等同于高尚品格的表达。考虑到没有几个人类能做到这点,也许,海报上说的“人类进化转折点”是正确的,人工智能的确是比我们更高级、更适应未来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