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风云网--笑看风云,尽知天下
有着“亚洲第一大建材展”之誉的广州建博会,在2015年7月注定成为家居人趋之若鹜之地。引人注目的是,在31个展馆里,定制馆达8个,几乎占到1/4。言必称“定制”、“全屋定制”的旗号满天飞,像一种风潮在肆意奔涌。全屋定制正成为家居行业一个最大的风口,谁都想在这个风口上抢占一席之地,但是谁能真正飞起来,却远远不是作一次秀那么简单。
全屋定制成家居业风口
广州建博会上,8个定制馆,约占总展馆1/4面积,可谓盛况空间。定制品类的火爆表明,众多企业已经站到了一个巨大的风口上。
在这股定制风潮中,原本归属于某个品类的企业,已经难以划分界限。欧派原本是橱柜企业,在衣柜领域崭露头角之后,直接打出了“全屋定制”的招牌,只要是屋内需要的,都可以全部定制;同样属于橱柜企业的我乐,干脆给自己注册了一个“我乐定制”的商标,从地到墙到顶,全部搞定;原本属于木门品牌的伯艺,以“定制家”的名号,将衣柜、酒柜、书柜都纳入定制范围,形成了全新的定制品牌形象;原本属于地板品牌的圣象,则将标准门、衣柜、整体厨房整合到一起,以“不只是家居”的理念,介入全屋定制。
原本具有定制家具特色的企业,则将自己的产品向广度和深度延伸。从广度来看,定制家具企业的定制范围在急速扩展,如以板式家具定制为主的飞美,推出了智能橱柜、隐藏式收纳床、移动式榻榻米、可调节功能性儿童衣柜,丰富了全屋定制的内容;实木定制品牌蒂尼·倍斯特将柜、门、墙板、家具、天花板都融于一体,定制出同一风格的实木家居空间。从深度来看,在专业性、适用性、功能性方面大力开掘,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如衣柜品牌索菲亚推出“海纳百穿3.0”定制收纳系统,采取移动斜层板进行配件组合,达到极致收纳效果,使产品变得更能“装”了;另一个衣柜品牌玛格将产品升级为“全屋家居系统解决方案”,以客厅、玄关、餐厅、书房、卧室、衣帽间、儿童房等实景空间,体现全屋定制的空间之美。
全屋定制不好玩儿
广州建博会上的现象只是家具企业纷纷涌向定制领域的一个缩影。在此之前,在各大家居卖场转一回,会发现千军万马都在涌向定制这根独木桥。做家具的,谁不说自己能定制,恐怕就落伍了。
据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家具行业整体增长速度变缓,不少品牌面临业绩下滑窘境,定制家具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转型定制成为众多家具企业的救命稻草。在北京,确有一些传统家具企业在向定制家具转型过程中尝到了甜头,比如意风家具这个板式家具多年的销售冠军,不仅可提供成人家具的定制,还可自由定制儿童家具;东方百盛率先在衣柜领域尝试定制,如今已成为最大的增长点;强力家具涉入定制家具仅一年多,已经占到整体销售额的1/3。
做惯了成品家具,真正要转向定制,小打小闹还能应付,随着规模的扩大,瓶颈马上显现。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具品牌老总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尽管他从一家非常知名的定制家具企业挖来一名设计主管和一名销售主管,却没能实现电脑软件管理,依然要靠人工下单、配送,不仅交货时间总延迟,而且时常出现错误,投诉大增。对此,飞美家具总经理周凯军表示,定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玩儿的,“我们交了多少学费,他们知道么”?在定制领域做出标杆的尚品宅配总经理李嘉聪更认为,定制并不是改改色彩、尺寸那么简单,从量尺到设计到下单到配送安装,是一个系统工程,电脑正在大量代替人工劳动,解决不了柔性生产,根本就玩儿不转定制。
谁能在定制风口上飞
雷军说,只要站在风口前,猪也能够飞上天。众多企业已经站到了全屋定制的风口上,谁会真正飞起来呢?
我乐橱柜总经理汪春俊将这股定制风潮总结为三种状态:炒作、扬言和实质进入。一些企业在造概念,与定制拉扯关系,炒作一把赶时髦;一些企业话说得很大,开口闭口都谈定制,也展出了几件产品,但根本不接地气,操作起来太难;实质进入者,是真正做足了准备,要大干一场的。“拿我乐来说,就是实质进入了全屋定制,因为我们具有定制的基因,在生产上完全采用工业4.0,只要我们提供了样品,随便改,三到五小时就能生产出来。”汪春俊表示。
蒂尼·倍斯特总经理甄建辉之所以敢做实木全屋定制,原因在于对“柜系统”有着深刻的研究,衣柜、书柜、酒柜做得异常娴熟。在广州建博会上,蒂尼·倍斯特展示的形象是“原木家居生活馆”,实际上是将产品从“柜”向“墙”做了延伸,柜系统就是完全的定制产品,再做墙系统就是增加个品类而已。他认为,做全屋定制最需要的是团队、经验和设计水平,这三点不准备好,走得越快,走得越早。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衣柜、橱柜两类企业向全屋定制领域转型比较容易,成功的几率也相对较大。比如欧派从橱柜切入衣柜领域,几年时间将衣柜做到了10亿元以上的规模;索菲亚从衣柜切入橱柜领域,迅速打出了司米橱柜的知名度。相反,从地板、木门向衣柜、橱柜拓展的企业,目前大多处于摸索状态,鲜有成功案例。
在北京商报7月3日举办的家居十大品牌景气报告发布会上,索菲亚副总裁王飚在智慧分享环节中指出,定制家具做的是装修公司的活儿,必须做出“装修公司做不好,成品家具买不到”的差异化,才能立足市场。如此看来,打出“定制”招牌,号称“全屋定制”,如果不根据消费需求做出个性化、适用性,迟早不过是作作秀、交点学费凑热闹罢了,就算处于再大的风口,也是飞不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