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月31日至2月5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雨雪冰冻天气,10省将出现暴雪或大暴雪:
预计此次雨雪持续时间为今冬以来最长,影响范围也最广。
雨雪天气,冷空气来袭,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能抗冻,而有些人很怕冷?人类对寒冷的耐受度与基因、皮下脂肪厚度、肌肉量、体型,以及性别息息相关。
脂肪大多分布于皮下,是人体储存热量的主要方式,有保暖作用,但脂肪并不能自己产生热量,因此胖人身上的脂肪只能保暖不能产热,相当于没装暖气的房间,墙体再厚,用处不大。
能自主产热的是肌肉,肌肉组织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纤维分布,血液流动会给肌肉带去热量,血液循环越快的地方,身体越温暖。
这也是为什么离心脏最远的手脚,往往最先感知到冷的原因。
也就是说,怕冷还是抗冻不在于脂肪多少,即使是胖人也不抗冻,肌肉多少才是抗冻的关键。
此外,生活习惯和疾病也会让人更怕冷。比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人,身体的供暖力度会减小;贫血的人由于体内血红蛋白携带的氧气不足,更畏寒;平时不爱运动、穿着过紧的衣服鞋袜、主食和肉类摄入不足等等,都会让人越来越冷。
降温,让怕冷的人更加“艰难”,除了体感上的冷,身体可能会面临以下几种“危险”。
气温大幅下降,会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血管收缩、血流减缓和血栓形成,加重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引发猝死。冷空气会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物减少、纤毛清除病菌的能力受阻,降低其屏障保护能力,诱发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对冷空气十分敏感,受到寒冷刺激易出现痉挛性收缩,若不注意保暖或过量食用生冷、太硬的食物,会加重不适。另外,身体为了御寒,会减少胃肠血液供应,慢性胃肠疾病患者更易出现胃动力不足、腹痛、腹胀等不适。
膝关节缺少丰富的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只是一个“皮包骨”的部位,局部热量容易散失,温度常比身体其他部位低。
寒冷和得风湿、关节炎没有直接关系,但身体长时间受冻易加重关节炎症状或引发其他疾病。
雨雪天气导致地面湿滑,道路交通事故以及人身意外的风险增加,还容易给户外工作者带来直接损伤,如冻伤、跌倒、高空坠落等。
面对此次雨雪降温天,尝试做好以下几件事,既能做好保暖,又能保证出行安全。
斑马线:一些斑马线是漆面材质,雪后会比较滑,斑马线上积雪后,因人和车通行频繁,雪踩实了也更加滑。车辆出入频繁的场地:停车场、加油站出入口、公交车站等,汽车通行频繁,雪会被压得很实,加上轮胎摩擦,会变得非常滑。地铁或地下通道出口:这些地方人流量大,路面易结冰,且往往有台阶,相对更加危险。铺瓷砖的地方:踩完雪地刚进入商场,鞋底嵌的雪接触瓷砖会非常滑。选纯棉打底衣:全棉秋衣秋裤吸湿排汗、透气性好、不闷热,触感舒适。有些面料经过磨毛处理,表面形成短绒毛层,保暖性较好。护好头部、腰腹:建议出门时戴上帽子,防止头部受凉;注意腰部的衔接,上衣最好盖过腰部。外出系好围巾:穿高领毛衣感到不适,可以搭配一条围巾,避免寒风从衣领灌入。洋葱式穿衣法:举例来说,上身穿棉质秋衣+针织毛衣/背心/马甲+外套,下身穿秋裤+保暖裤+外裤。具体根据当日气温和活动量自行增减。肌肉对于御寒来说很重要,虽不能临时抱佛脚,但可在日后注意锻炼肌肉。增肌的运动法包括自重训练、轻器械训练和重器械训练3类。无论是哪类训练都要遵循专业人士的指导,科学规范,动作标准。牛羊肉:富含具有“食物热效应”的优质蛋白,红肉还能提供大量血红素铁,缓解贫血和低血压人群的怕冷症状。乳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可以提供丰富的钙元素,对提高体温有一定帮助。香辛料:花椒、大茴香、葱、姜、蒜等香辛料,有助开胃消食、散寒驱瘀,能刺激消化液分泌、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