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风云网--笑看风云,尽知天下
河北省平山县西南有座道教名山,因山中多奇峰异洞,自然风光颇具桂林山水之神,人称"天桂山",又称"太行武当山",是一处以历史古建筑为主景,自然风光相映衬的著名游览胜地。 天桂山距石市90公里,总面积60平方公里,分东西两峰,东为朝阳峰,西为望海峰,海拔1270米。景点都在陡峭悬壁边上,分为青龙观、万佛岩、玄武峰、滴翠谷等八个小景区。山上怪石磷峋,溶洞遍及,著名的有三眼洞、藏龙洞、金祥洞、水帘洞等。尤其是三眼洞最奇,三个洞口面临绝壁,十分险要需攀缘而上,电影《白毛女》中喜儿与大春重逢场景就在此拍摄。 天桂山总面积60平方公里,是河北省著名的山岳古刹型风景名胜区,2001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景区,2002年4月,又被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据史书记载,当年李自成要打进北京,明帝崇祯派太监林清德外出找个地方躲藏,林清德就选择了易守难攻、风景秀美的天桂山。崇祯大喜,在山上大兴土木建造行宫。明亡,林清德逃上山把行宫改为青龙观,自己也做起道人来了。青龙观建在悬崖之边,险要处层层立门设关。让人称奇的是观内供奉的是崇祯像,两旁是明末文武大臣,这与其他道观不同,在国内算独有的。青龙观建筑群规模宏大,富丽堂皇,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主要人文景观有:真武殿、大光明殿、东西朝房、钟楼、鼓楼、苍岩宫、三道灵官阁等三十余处建筑。自然景观主要有:真武洞、白毛洞、无底洞、七泉一井、石乳长廊、飞来石门、大小天桥等。天桂山后山,新开了观音殿、罗汉堂、垂崖石画等景点。
天桂山的旖旎风光,早就引起古人的关注。据1980年在山上发现的文物证明,早在13世纪的元朝初期,大都督政使司的达官显贵就偕众登山,并留物纪念。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风雷激荡,崇祯皇帝预感江山难保,便派心腹太监林清德出京南下,为其选建隐遁之处。林清德走遍黄河南北,最后选中了僻静优美、易守难攻的天桂山,遂以巨资建造行宫。但行宫尚未建成,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帝吊死在煤山(今景 天桂山的古代建筑群雄伟富丽,堂皇典雅,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珍品。可惜因战争摧残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多已破烂不堪。为了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国家拨款陆续对一些重点建筑物进行了复原修葺和重建,并开辟了直达山顶的盘山公路。如今游人可乘汽车抵达山颠,领略今古奇观,揣摩太行神韵,从那山林奇峰、泉鸣鸟啼中体味山河之壮美。
青龙观属道教秋祖龙门派,与龙门派的祖庭北京白云观有着深厚的渊源。林清德主持青龙观30多年,收弟子,续道教,道徒最多时达四五十人,道徒名字中间的字也都采用北京白云观标明辈分的字。从林清德起,到1937年“七七事变”,青龙观先后经历了十三代传人。 清初一百年间,青龙观屡有增设和修葺,拥有大小建筑十二处之多。其中真武殿、苍岩殿和大光明殿共为青龙观的三大建筑。在这座集皇家园林、道教宫观和大自然秀丽景观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内,青龙观的庞大建筑群,依山就势,随崖而建,真可谓 “天下名山僧占尽”。天桂山不仅具有北方山脉之雄险,更兼有南方山峦之奇秀。当初崇祯皇帝选中此地,也是因为这里“山高而秀,地僻而幽,有灵气缭绕,鸾翔凤舞之状”,才准备在这里建造归隐行宫,“绝尘以栖”。天桂山呈东西走向,山体由三层叠岩构成,陡崖之间是坡度较缓的平台,形成天然栈道,平台上树木葱茏,一层苍岩,一层林木,赤壁翠峰,蔚为壮观。沿着叠翠的山道登上山之极顶,面对雄浑的绿海和壮阔的林涛,你会感受到一种无穷的力和一种无言的美。春天的天桂山,一枝枝、一株株、一片片的桃花,像是红白相间的浮动不已的桃花云,飘上山坡,飘进山谷,绕着山林,拥着山寺。当金风送爽,深秋来临时,这时的天桂山,千山泄火,万壑流丹,漫山的红叶,横看如万丈红绫随着山峦而舞动,纵看如千百幅图画垂于天地之间,真好似一幅长卷秋山红叶图。
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在天桂山100多米高的峭壁之上,镌刻了一个巨大的繁体“归”字。此字高97.71米,寓香港回归之日;宽49.1米,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归”字的外缘总长430米,整幅作品50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汉字。这个镌刻在刀削斧劈般的百丈危崖上的顶天立地的繁体“归”字,为天桂山增添了一道引人入胜又寓意深远的文化景观。 地址:石家庄平山县西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