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风云网--笑看风云,尽知天下

风云网
风云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本地

石家庄七旬老人种菜十年不为吃只为玩(图)

时间:2015-10-13 14:04|来源:|作者:|点击:
       家住石家庄市工农路383号院的刘凤廉老先生今年74岁了,10年前喜欢上了种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房前屋后有点空地就成了他的菜园。十年来,老刘的菜园已经吸引了不少人前去参观,因为老刘种的菜,不仅多,而且奇。“我种菜不为自己吃,只为看着玩。”老刘说。
\
                                 老刘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在自己种的菜前拍照留念

丝瓜爬上柳树老刘发愁怎么摘瓜

  老刘家住在1楼,这给他种菜提供了不少方便。楼房西边有块空地,还用一扇铁门关着,钥匙就在老刘手里。于是老刘在这块地上大展拳脚,连种了10年菜,乐此不疲。

  空地西边有一堵墙,这堵墙为丝瓜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老刘最喜欢、最擅长种的菜正是丝瓜。这种菜一旦长出来后,最重要的是要搭好丝瓜架,让丝瓜蔓能尽情地伸展它们的臂膀。老刘为此找了不少竹竿,让他们沿着竹竿迤逦向上生长,还有意识地让丝瓜蔓向墙外的柳树上攀。老刘笑呵呵地说:“宋朝的叶绍翁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佳句,我老刘则有‘菜色满园拦不住,多少丝瓜出墙来’,可谓超越前贤啊。”老刘指着丝瓜底下的黄花说,“看到没,这个黄花是丝绸的,我8岁的孙女亲手剪的。”

  今年最让老刘感到开心的是,他种的丝瓜有一根长到了2.4米。为了测量这根跑到柳树上的丝瓜长度,老刘测量了一根竹竿的长度,在在2米后做了刻度,然后伸到柳树上,满心盼着丝瓜能突破2.5米大关。老刘于是加强管理,多浇水,勤施肥,日夜盼着这根瓜能突破2.5米,没成想秋天凉的太快,丝瓜长得不是那么勤快,在2.4米的刻度上止步不前。尽管如此,老刘依然挺满意,踌躇满志地准备找人PK一把,看谁种的丝瓜能比他长。

  现在老刘发愁的就是,丝瓜长到了树上,长得太高,他想要把丝瓜摘下来,对老刘来说真是一个浩大工程。

  蛇豆角和砍瓜各具特色

  老刘还种蛇豆角。种这个菜同样需要搭架。老刘在空地的四个角上立下杆子,再用各种棍子和绳子将杆子的上边搭成一个平面,这个菜架搭得中规中矩,一看就用了不少心思。老刘说,这都是他一个人搭成的。

  记者看到,蛇豆角在菜架下垂着,得有数百根之众。有些准备留种子的蛇豆角都长成了红色。老刘指着一根被抠开口的蛇豆角说:“看这根,我种菜的事儿好多人都知道了,有的人大中午的跑我这要种子,我正睡觉呢,不起来吧,人家大老远来了,不起来不礼貌;起来吧,实在是困呐……最后还是起来了。没说让他们那种子,您瞧,临走的时候直接给抠走了。可见我这菜还是挺受欢迎的嘛。”

  老刘的菜园分成南北两块,北边种丝瓜和蛇豆角,南边种了砍瓜。老刘还种一种叫“砍瓜”的海南菜。这瓜外形类似北方的西葫芦,只不过不用摘,“拿刀砍下瓜的下半部,过不了多少时日,又从切口部位长起来了。”

  老刘种菜有诀窍不想多谈还想“留一手”

  老刘,他原来在西安飞机制造厂工作,是工程师,后来准备返回北京,但是当时返京指标太少,正好河北省要人,于是就和老伴落户石家庄。“这离家也近,要回去一会儿就到了。”在石家庄生活的这些年,老刘觉得挺幸福。虽然自己并不是农家出身,但是通过十年的种菜实践,让他觉得把菜种好也不是个容易的事儿。

  与菜农不同的是,老刘坦言,种菜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吃着方便,而是觉得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儿。“看着一颗颗小种子慢慢长得满园绿色,还能长出各种奇妙的果实,这是个十分有趣儿的事儿。”

  老刘老家是北京昌平,带有北京人特有的幽默健谈,虽然年逾七旬,说起话就像老顽童。记者问起老刘怎么把丝瓜种这么长,有啥诀窍没,老刘四顾无人,悄悄地说:“我这个丝瓜种子,秦皇岛买的,20块钱一粒,砍瓜的种子也很珍稀呢。种之前,先把种子在水里泡几天,再用湿毛巾捂一捂……”末了,老刘神秘兮兮地对记者说:“这些话最好别写到报道里头啊,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客服邮件:fengyKF@126.com

Copyright © 2002-2023 风云网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