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风云网--笑看风云,尽知天下
记者了解到,门难进、人口流动性大成了人口普查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昨日,一普查员指导居民填写人口普查表
难题
普查一户需要反复敲门
在栗新社区,普查员张文平和她的13名同事需要到社区内21栋楼约1500多户家庭进行人口普查。栗新社区居委会主任鲍海峰告诉记者,由于他们早在8月份就配合派出所提前进行了一项“户口整顿和摸底清查”工作,目前摸底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但是人口普查的工作量依然很大。”鲍海峰说,栗新社区毗邻南三条,社区内70%的住户都是在南三条做生意的租户,白天家里有人的时候很少,很多时候都得需要晚上八九点入户。一家住户需要普查员反复去敲门,入户十来次是常事。
“社区内人口流动性太大,而且每年供暖之前都是人口流动最大的时候,也许昨天普查的时候人还在,但今天可能就换住户了,这样给人口普查带来了不小的难度。”鲍海峰说。
“社区租房户中南方人比较多,很多人口音非常难懂。而且有时候住户家中明明是好几个人住,但是他们却说只有一个人,这给普查带来了很大难度,我们还得反复去普查。”张文平说。
普查员遭普查对象谩骂
相比于前五次人口普查,今年开展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又面临新的难题,那就是居民的隐私意识增强,入户调查难了。
“愿意积极配合的住户越来越少了。”栗新社区普查员王蓓告诉记者,“今天有一个住户,我几次去他们家普查都没找到人,费劲周折打听到他们一家就在南三条的文化礼品城做生意,我跟他们联系好后直接去摊位找他们,在做完调查后,那家说什么都不签字,说是以前因为签字曾引起过财产纠纷。”
普查员黄红珍说,她要负责一栋楼好几百号人的普查,最让她郁闷的是,有许多租户就是不开门。“今天我们去的这家,敲门里边有人应,但就是不开门,在我们耐心解释后,他居然大声呵斥、谩骂,我们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只好暂时放弃,先换下一户。”黄红珍告诉记者。
应对
预约卡、便利贴提醒住户
河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殷志林表示,针对入户时间与住户在家时间不一致、多次上门见不着面、新建小区是否有人不宜掌握等难点问题,有的调查点印发了“温馨提示”便利贴,提示内容包括普查员的姓名、联系方式等,既方便了住户与普查员联系,又对未登记的住户是否来过,来过几次等提供了依据,保证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还有的普查点则设计了预约卡,提示经常外出或者晚归的居民,在接到普查员留下的“温馨提示”后,希望能主动预约普查员,积极完成普查。
必要时请派出所协助入户登记
殷志林表示,对于有抗拒心理,拒不开门接受入户登记的居民,他们将加大宣传力度,人口普查利国利民,和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引导居民积极配合登记。
此外,还通过居委会广泛做工作,让居民积极配合,实在进不了户的,将请居委会或派出所的人员协助入户普查登记。不过,殷志林表示,这种情况非常少。
马上就访 四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昨日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登记的首日,针对在普查中居民问得较多的问题,记者昨日采访了河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殷志林,就种种问题进行集中答疑。
此次人口普查有何不同?
《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成功进行过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有哪些不同呢?
据殷志林介绍,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基本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普查范围扩大了。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对象包括普查标准时点在我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包括港澳台及外籍人口,也包括在境外还没有定居的中国公民。二是普查对象有变化。第五次人口普查是按照常住人口进行登记,而这次是普查对象为现有人口加户籍外出人口,也就是说见到人、见到户籍都要登记。三是此次普查登记采用了新的技术。一是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小区划分,防止重漏,确保登记完整。二是录入和识别的技术提高了,减轻了普查数据处理的工作量。
“超生”被查出会不会被追责?
此次普查中,如果如实申报后,例如“超生”等被查出来会不会被追责呢?
不会。普查资料不会作为行政行为依据。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人口普查资料严格限定用于人口普查的目的,不得作为对人口普查对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
个人隐私会不会被泄露?
此次普查会详细登记个人信息,个人隐私是否会因此泄露呢?
不会。《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明确规定,普查员对在人口普查中所知悉的普查对象及家庭情况,不得扩散。涉及普查对象的单个人口普查对象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也不能用于普查以外的目的。普查原始表将逐级上报到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保管,并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由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销毁。对泄漏或者向他人提供普查对象资料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普查数据是否作为考核依据?
此次普查的数据是否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进行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的依据呢?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人口普查资料不得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进行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