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风云网--笑看风云,尽知天下
原定9月大修落空 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从元氏县南佐镇走省道井元路东行返回石家庄——这么一个看似寻常的决定,却让石家庄的王先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南佐镇到北佐村仅有一公里多的路坎坷程度远超意料,雨后的路上布满沟壑和粉煤灰浆,小轿车就像一艘小船飘荡在海浪中,进退两难中,终于咣地一声托了底。而两边是川流不息的拉煤大车,路边是大车轧起的“粉煤灰河岸”,他在奋力前行中没能及时靠边,最终以发动机拉缸大修而告终。![]() |
![]() |
现场:坑洼遍布井元路“面目全非”
据了解,从南佐镇东行到北佐以及西行的路严重损毁至少已有近两年了。晴天尘土飞扬,雨天烂泥湾。坑坑洼洼的路面上到处都是陷阱,过往车辆不时躲闪着……这是记者在元氏县至井陉县省道北佐村至南佐镇段看到的一幕。 “早听说9月要修路,到现在也没动静,看来今年又没戏了。”元氏县南佐镇北佐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到(南佐)镇里的路太难走了,本地人都不敢开小车或步行去,要么开车绕行十几里,要么骑摩托!”
井元公路是河北省二级通行公路,连接井陉县和元氏县,也是山西中北部煤炭向山东方向外运的一条捷径。11月1日下午,记者来到井元公路元氏县北佐村段,这段道路两侧分布着100多个大大小小的煤场,道路上过往的车辆也主要是运煤的大型货车。沿线坑坑洼洼的路面深坑最深处能有30厘米,而被车轮挤压凸出的部分也有20厘米左右,大大小小的路坑布满了路面,过往的车辆稍不留意就会遇险。
记者注意到,北佐村路段分布着好几个汽车修理厂,不过基本上都是针对的大货车。记者找到一家在附近专门修理轿车的张师傅,他告诉记者,当地人购买了小轿车一般都会先装上底盘装甲,有的还想法加高底盘,不过,走这段路都得格外小心。但是外地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这段时间光他修理过的托底轿车就有三辆。有一次一位山东客人驾驶捷达车途经这条路,由于不熟悉路况,汽车底盘和发动机严重受损,光修车换件就花了5000多元。记者开玩笑问他是不是因路况差而受益,他却摇摇头,“你想想,路难走了,小轿车哪里还肯从这儿过?”
述说:晴天尘飞扬雨天路难行
如此的路面,使得沿线居民苦不堪言。李大姐在井元公路北侧开了一家经营电瓶的商店,由于需要给客户送货,所以她和爱人每天都要路过这条“烂泥湾”。
李大姐告诉记者,过往的大车让井元路面遭到严重破坏,加上下雨下雪后路面积水严重,大车经过时路面遭重车轧压致路面损坏不堪。上次下雨时,整个路面都被厚厚的淤泥所铺盖,行人两脚陷进泥里举步维艰,而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也非常困难,都左摇右摆地不时改道选择可行进的路面。“当时连买个菜都要开车去,我足足一星期没出门!”李大姐感慨地说。
过往的司机们更是不满,司机王师傅开运煤车10多年了,他觉得这条路是他遇到最难走的路。一旦下雨积水过多,过往的大车就容易陷进去,经常发生堵车,堵车的长龙一眼都望不到头。
晴天的时候也好不到拿去,李大姐带着记者带到她的商店,随便用手在桌子上一划,就能看到厚厚的一层灰土。“这还是好的时候呢,遇到大风天气,我们连窗户都不敢开啊!”
调查:“烂泥湾”何时变坦途?
一位煤场的先生告诉记者,原来的路况其实更差,最深的坑足有半米多。由于路一时修不了,各煤场集资拉来了不少石头,将深坑下边垫上大石头,上边再铺上小石头,“这不,路边堆的石头就是防备一旦出现大坑再修补用的,但这样修补根本不行,还得靠大修后加强维护和保养。”
燕赵都市报今年8月曾经对井元公路的状况进行过报道,当时元氏县交通局承诺将在9月份对道路进行大修。昨日,记者再次联系到元氏县交通局工程科,其工作人员介绍说,井元线南佐镇至北佐村的这段公路预计将在明年3月份进行修整,由于井元公路是省道,具体施工安排将由市交通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