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风云网--笑看风云,尽知天下
“三年大变样,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城市的内涵所在,城市文化产业建设该引起重视。”昨日14时许 ,在凯旋金悦5楼的6号会议室,侨联、台胞台属组的委员们正在热议本报昨日刊发的《城市内涵要以文化产业为根》一文,大家纷纷献言建策,畅谈城市文化该如何延伸。
3-5年内建成石家庄档案馆
政协委员 靳红微
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继生产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之后迎来的城市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城市品牌化的过程,更是城市灵魂的标志。城市越是现代化,越是需要历史和文化的支撑。
而城市档案馆作为城市历史发展的管理部门,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们经调研发现作为省会城市,石家庄市的档案馆工作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在我国省会城市中,只有石市没有独立的档案馆设施。所以希望政府更新观念,加大对档案馆的投资力度,加快石市档案馆的建设步伐,争取在3—5年内建成石家庄市档案馆,尽快建成数字化档案馆,加强对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培训,及专业人才的引进。
同时,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历史资料的保存意识和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早日开启早餐文化工程
政协委员 张鸿清
近年来,省会的建筑、道路、绿化等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实质性变化,然而与之格格不入的是当街早餐“乱脏差”,人们或是站着或是蹲着吃早餐,既不美观也不卫生。
一个城市的餐饮文化直接反映着城市的素养、内涵和水准,也直接影响城市的外部形象;早餐是城市特色与内涵的重要体现,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工程,早餐文化工程亟待积极正面引导和大力加强建设。
建议统一餐车或棚,统一着装,标注区划。同时稳步过渡,加快实现早餐进店,大力改善早餐就餐环境。丰富早餐品种,做到既注重本地,也兼顾外来,。加强餐饮卫生与服务监管,不断提高早餐品质和服务质量。加强城管与环卫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者的惩处力度。鼓励和宣传“早餐文化工程建设”做得好的辖区,交流经验。
保护本土特色城市文化
政协委员 郭刚能
省会众多城中村每个都有特色,如果能深入挖掘其中的一些农家民俗文化特色,将其保留下来,不仅让子孙后代了解石家庄的历史民俗文化,也可以成为石家庄最具本土特色的文化“标签”。
在此方面,我们可以效仿南方的乌镇,把一些有特色的民间建筑保留下来,并相对集中起来,打造成特色民俗文化街区。
“小民俗”做成“文化产业”
政协委员 郑建
石家庄不是没有自己的特色民俗产品,实际上是很丰富。建议能依托地方特色做出石家庄品牌,把“小民俗”做成大的“文化产业”。例如藁城的宫灯、无极的皮画等,这些民俗产品总让人感觉东西虽好,但包装很差,应该深入挖掘,并加以开发。
建立城市历史纪念碑
政协委员 林金泰
落实石家庄市委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应“古为今用”、“做足做活做好历史文化”这篇大文章。
不少人普遍认为石家庄村是石家庄市的发源地,石家庄市的产生和崛起是近百年的事情。我们在多年工作过程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台西商城是迄今发现的石家庄市最早的城市萌芽遗址,距今已有3400年的历史。现代石家庄是历史石家庄的继续,其催化剂是京汉、正太两条铁路的兴建。石家庄市是历史上的东垣—真定—正定的继续发展,是正定城不经意间产生的现代新区。随着石家庄市1+4空间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市级行政中心的北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石家庄市不是只有百年历史,石家庄城市历史的根脉已经与正定接续上了。
如果能建立以台西文明、东垣—真定文明、真定—正定文明、石邑文明等石家庄历史文脉相关的石家庄城市历史纪念碑,对于增强市民对石家庄的了解、热爱,增强石家庄市在国内外的影响和知名度,提高石家庄市的历史文化品味,促进石家庄市旅游事业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重大社会效益。
打造城市地标,建设特色街区
政协委员 许立
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基础,城市形象又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达。城市文化形象定位是建立城市品牌的基点,是城市独特个性的灵魂和精华优势的浓缩,更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志和走向未来的航标。
第一,打造拥有历史维度、体现省会现代气质的城市新地标,是城市文化形象定位的载体。
第二,以石市的迎宾大道——裕华路为基础,发挥沿途文化单位作用,串起如师大、省京剧院、河北日报、艺术中心等“文化明珠”,打造省会文化景观大道。
第三,以京石铁路穿城入地为契机和南北轴,将大石桥、解放纪念碑、正太饭店等为点线,挖掘革命英雄主题,呼应革命圣地西柏坡,唱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红色旅游特质,变拟建的“百年广场”为“英雄广场”,恢复新石家庄的红色心脏,以此段街区构筑省会红色激荡的灵魂。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做为有着“开国第一城”美誉的省会石家庄是新中国成立的“功勋之城”,这是全国其他城市所无可比拟的独特资源,强化“红色旅游”的整合、包装、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