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风云网--笑看风云,尽知天下
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日前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5.6%-12.6%的小学生有心理问题,11.6%—16.8%中学生有心理问题。这项旨在了解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完成的,涉及227684名中小学生。这些孩子为啥心里“堵得慌”?
年龄越大 心事越重
据统计,小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主要是学校人际关系和学习适应问题;而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则主要表现为学习适应和强迫困扰、青春期问题和恐惧困扰。高中生表现得更为抑郁、焦虑,而在积极认知和自我调节方面的得分更低。
据分析,造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绝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造成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不适应;第二,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对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中学生除了家长、老师的期望,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也加重了其精神负担;另一方面,青春期对性的懵懂好奇而又羞于启齿所造成的压抑,也使他们产生消极恐惧情绪。
父亲学历高孩子“心病”少
这项调查还显示:“随着父亲文化程度水平的上升,学生的心理表现得越来越健康。”当父亲的文化程度为研究生及以上时,学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自信、积极认知、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得分最高。
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辅导老师张燕解释说,父亲往往比母亲更大胆放手,更鼓励孩子独立探索,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胆量和独立性;另一方面,父亲一般更注意让孩子懂得规则、规矩和界限。文化程度高的父亲与子女沟通的能力可能更强,而且其工作条件、社会地位、价值观念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