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风云网--笑看风云,尽知天下
本人一向对韩剧不甚感冒,承受不了拖沓冗长的节奏和迟缓肉麻的煽情,却也着实佩服其一成不变的风格却总能恰如的迎合观者品味,特别是对中国观众,反正分不清谁比谁的智商是高还是低了。比如“看了又看”之类,几分钟的生活琐事能被叨来叨去成长篇小说,难怪能拍了又怕演了又演,从“日子”到“月子”衡量单位已经不是集快成“年”了。着实理解不了那些整天把屁股粘在沙发上追着看的朋友,到底是有多无聊多闲啊。不是我不明白,是这生活节奏太慢啊!
《海云台》正是承载了韩剧的生活化和亲民化,没讲那些怪兽、外星攻打地球之类的虚拟灾难,而是现实主义的就存在你我他身边的海啸。既然是老百姓,那平凡的生活也就是芝麻绿豆大的杂七杂八,自然没啥可以精心雕刻并刻意突出的主题。于是,影片的前段,应该说占据了十分之九的篇幅,啰哩叭嗦的演了演七大姑八大叔的吃喝拉撒,无非就是加了些野蛮女友、抛妻弃子之类貌似特别其实平淡无味的俗套段落。如果放在别处,这绝对是大银幕版的“看了又看”,而本片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突出灾难的突然降临,用平淡气氛获取强烈的反差效果。虽然片中也煞有介事的复制了一把布鲁斯南在《天崩地裂》中不断警告却得不到重视的桥段,却因为絮叨冗长的“铺垫”变得索然无味,只剩下假大空的生涩。悬念都没了,谈何紧张的冲突。
韩国影视剧一向具备耐心的优良姿态,特别是爱情片,绝对能把这种光荣传统无限放大并极致发挥。其实,本人还是挺喜欢看韩国电影的,原因很简单也有点猥亵,韩国电影中的美女多,虽然大都是后天改造,只要养眼俺也乐此不疲。况且分级制度的存在以及韩国文化领域骨子里的开放,在各类影片中总会看到身材火爆、脸蛋喜人的明星们慷慨解衣尽展美丽挺拔的胴体,比如之前勇夺戛纳影后的全度妍曾多次奉献香艳无比的激情戏份,一线明星脱衣服怎能没有诱惑力。本片的河智苑和严正花正是俺喜欢的此类女星,加上《色即是空》的导演倾力打造,估计在不明情况下能击中不少像我等小众之人的软肋。
上为废话,引进国内,当然不会满足俺的龌龊心愿,本片号称韩国电影史上真正意义的第一部灾难大片,这才是电影的最大看点。既然是灾难片,那对灾难来临宏大场面的展现能否震撼人心则当仁不让的是重头戏了,这是个技术活。近几年,韩国电影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特别是在电脑特效制作方面近乎达到世界顶级水准,之前的《太极旗飘扬》、前两年火遍亚洲的《汉江怪物》,无不让人赞叹韩国电影的特效水准之强。虽然进军好莱坞的《D-WAR》输的一塌糊涂体无完肤,但也喊出了敢于以CG特技画面的制作跟美国科幻大片叫板的勇气。邻方技术优势的强大着实触动了中国电影业的心弦,以《集结号》为例,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开始寻求韩国制作公司的帮助。
虽然《海云台》的幕后制作启用的是好莱坞灾难大片《后天》的特效团队,但电影中地震海啸时震撼宏伟的场面却并没有得到特别强劲的发挥,甚至有点走走过场的嫌疑,象征性的用一面高于平面N米的大浪幕布浇灌而来,只是从视觉上告知了灾难的来临,展现的只是人群作鸟兽散状的混乱。也许是技术原因,也许是资金考虑,其实导演压根就没打算用“灾难片”赖以生存的特效场面来迎合观众,之前的所谓宣传顶多是个噱头。导演知道拼场面拼不过《后天》,所以转而用灾难充当背景玩起了温情。
灾难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流露总会让人久久难忘,导演的用意不可谓不良心用苦。海啸无情,人有情,这是导演舍弃以视觉效果冲击观众心灵的最大野心。于是,电影有了点《泰坦尼克》的影子,抓了点《汉江怪物》的尾巴,放在自己身上却温吞无味。只因电影的节奏太罗嗦,几条线索也太过于平常,而作为影片的卖点——灾难,却成了故事的一个可有可无的背景。换句话说,影片不是在海啸来临时升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冲突,却成了把现实生活中本来就难以打动人心的故事硬生生的放在了任何一个可以称作背景的框架中,无论是灾难还是其他的,本来该怎么发生就怎么发生,与灾难半毛钱关系没有,一切都是正常化的评述,毫无冲突可言。普通人的情感世界不是不能打动人心,大难当头凸显的人性本质也会让人印象深刻,可线索的发展总该有个至头至尾饱满的情绪,而不是流水账式的情感加灾难的堆积。
电影里有句台词,貌似自卖自夸的说海云台是国际性旅游境地,实话说,应该很多人在没看电影之前是不了解的,韩国有关当局是否想借此提升知名度咱就不得而知了。就算是影片给当地旅游市场做一下贡献,那至少在片中应该能让观众欣赏到秀丽的风光领略一下那里特殊的旅游景象,结果很失望。一片跟别处一样的海,一片普普通通的沙滩,然后就是一群游泳池里也能看到的比基尼们。自夸都没夸好,糊弄了自己也糊弄了观众,既然如此,把故事发生的地方定义为旅游境地而且以地名作片名,难道用意仅仅就是为了证明灾难对人多的地方毁坏性更大?那叫“海云台”的意义何在呢?
俺有点不明白引进此片的真实用意了,难道是想借《汉江怪物》的声势再创票房辉煌?片中科学家口中说出了汶川大地震的字样,俺恍然,感情电影是来换取中国观众同情找共鸣的,而配音是中国话,也难说清是电影本身具备的台词还是引进后的中式改造。单从这个角度,本片的用意就不明,有讨巧之嫌,还好影片没有过多展示灾难时的惨状,不然也会落得个揭人伤疤的恶意之名。
据说导演是韩国版的冯小刚,可见其幽默搞笑功力在韩国影视界的能力不可小觑。韩国影片中经常会有一些奇怪的“幽默”,比如丑陋肥胖的女性角色故作思春状,比如某些表情夸张扭曲、肢体语言大开大合的猥琐男形象,总之有些角色一出场就明确了其反衬主角的身份,看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本片同样逃不出俗套的框框,靠一位肥胖女和游手好闲男来插科打诨调剂灾难带来的悲痛感,实在难以称作“幽默”。
灾难场面不震撼、情感冲突不感人、风景没有、搞笑庸俗,电影的整体线索就是吃饭、闲聊、谈恋爱,然后灾难来了,然后再吃饭、闲聊、谈恋爱……影院里散落着不超过十位观众,旁边的女孩左手拿纸巾右手拿手帕一会哭、一会笑,可谓是稀里哗啦、上气不接下气,如果不是影院的音效过于强大,室内所有的人都能听到她强烈而又清晰的抽泣声。而本人也的确有时候心头一酸,那是因为想起了汶川大地震的场景,与电影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