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石家庄正立足自身定位,抓住京津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提升。
投资800亿元的国际贸易城项目建成后,既能顺势承接市区内诸多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的外移,又能承接北京商贸功能的疏解。经过前期深入对接,该项目已与北京海淀区、西城区、东城区等有关部门达成协议,精准对接“动批”、“天意”等批发市场转移。
石家庄建成了10多个城市综合体,形成了多个繁荣的商圈,充分释放消费市场的潜力。
截至10月底,国际贸易城与北京1700多家商户签订了入驻意向。吸引商户的,除了项目区位、交通优势和配套服务,还有我市优良的发展环境,以及繁华的都市景象。
近些年,我市建成了10多个城市综合体,它们以各自为中心,形成了多个繁荣的商圈,有效提升了省会商贸服务的功能、档次和规模,充分释放消费市场的潜力。
南三条、新华集贸等传统批发市场,也早早就着手开始转型,提速建设全产业链专业市场,期望能够抓住京津商贸产业转移的机遇。
物流方面,南部综合、正定商贸和西北三大省级物流园区正在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入驻商户已达1.3万家,年交易额已经突破400亿元。
位于鹿泉的西北物流园区规划占地面积25.2平方公里,功能划为现代商贸城、产业物流聚集带和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到明年年底,将初步构建起以农产品物流、商贸物流、大宗商品物流为主体的发展格局,物流交易额可由目前50亿元增至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