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风云网--笑看风云,尽知天下
始建于1890年前后的台湾会馆,曾经是来京求学、赶考、经商的台湾同胞的落脚之地。如今,它坐落于崇文区大江胡同114号,距离天安门广场最南端的正阳门约500米,成为大陆唯一的一所台湾会馆,是台湾与祖国大陆联系的历史见证。
继海旅会驻京办在京挂牌后,台湾会馆与位于西长安街的北京城第一条台湾文化主题商业街——“台湾街”本月7日同时亮相京城,真实呈现台湾风土民情、文化风貌,掀起一股“台湾热”。
走近台湾会馆,东门门头看上去颇像台湾妈祖庙的设计风格,与老北京四合院落的古朴风韵交相辉映,别具一格。
走进会馆,耳边飘来古筝弹出的一曲《阿里山姑娘》。流水潺潺的青色石板、高悬梁间的红灯笼,做工精致的布袋木偶、价值不菲的琉晶石……重张后的台湾会馆巧妙融合了浓郁的京味儿和台湾风情。据介绍,这里的建筑群不但保留了原有的清末民居风貌,还增添鲜明的台湾元素,风格统一为“红砖瓦瓮”。
院内, “五人上书”铜像引来不少来宾驻足。此铜像反映了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正在北京科举考试的台籍举人汪春源等垂泪请命,反对割台议和。馆内工作人员称,“五人上书”早于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具有很高的历史意义。
目前,馆内特别设展《中华魂?京台情》,400余幅照片、约110件实物和史料、3部专题片全部展出。展览以“台湾会馆的变迁”为开篇,一一讲述“在北京的台湾人”、“京台交流新篇章”、“魅力的宝岛台湾”,重现台湾会馆沧桑百年。
台湾作家钟理和在《原乡人》中写道,“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据悉,从开张至今,这里每天都迎来一拨一拨的港澳台侨人士及内地游客。
台湾会馆的老住户刘国强看完展览后表示,他的原住地就是现在的台湾会馆,而他的叔父一家现居台湾南投,曾于1992年来京探亲,看到一张张老照片,“我深感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深情。”
重张的台湾会馆不仅作为文物遗存,见证台湾与北京的历史渊源;也作为“台胞之家”,密切两岸人民感情。未来,这里还将打造总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台湾商务区,建造阿里山广场和台湾老街,让京城百姓体会原汁原味的台湾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