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风云网--笑看风云,尽知天下
又是一起矿
说起矿难,对于每位公众来说都是一种“黑煞”的心情。尤其是对于遇难者的家属来说,这将是一次沉痛的打击和毁灭性的灾难。尽管政府,还有身边的每一位老百姓都不愿意看到这充满“血腥”的一幕,可是年年的矿难事故却屡见不鲜。
有趣的是,在河南这次矿难中,让公众看到了一些官员“可爱”的一面,官员玩起了小学数字游戏。“12·7”瓦斯爆炸事故中,15万吨的煤矿,规定最多下井29人,却下了82人。最初说是15个,后来说33个,45个,最后又58个,又82个。难道这些官员对于老百姓的生命就是这样用数字游戏来对待?从15个人可以一直就变到82人,官员对待公众的生命竟如此儿戏?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顾一切的虚报、谎报?难道他们不知道天下事没有不透风的墙?
“瞒报行为可恨、可气、可恼”、“这些人极为混蛋!”副省长这些充满着“正义”色彩的话,客观的讲,多少还是让老百姓觉得政府的“良苦用心”,也能体现出省政府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让百姓听到政府为公众办实事的心声,是一件让群众感觉“踏实”的事。可问题是,现在已经有26条活生生的人命没了,还这样“卖力”的怒斥又有何用?难道所有的事故都只有等到发生了才能追悔、怒斥、问责?为什么当初会任由其发展到要用生命的代价来换取“利益”的地步?恐怕病根还是职能部门监管失语、相关制度阙如。
其实,中国矿难事故层出不穷的真正原因还是官商之间藕断丝连的关系。权力内控机制为何失效?恐怕是监管制度出的猫腻才成了官员光明正大的“炼金术”,在这种环境下,职能监管部门的权利才有真正说话权,权利可以让你安全不过关、制度不规范,而矿商为了“药到病除”的目的,只有勒紧裤带为监管职能部门包红包、送温暖、送“祝福”。在官商的全力“配合”下,对演绎出了一出出让国人纠心的矿难“大戏”。
矿难事故带有明显民生性,国家监管职能部门尤须恪守监管职责、秉公处理。虚报、瞒报事故只会招致公众更多的质疑,降低政府的威信。另外矿难昭示着安全监管还是尚未被有效规范,也提醒着规范安全监管仍是任重道远的命题。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showAd(3,0,1);}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