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风云网--笑看风云,尽知天下

风云网
风云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国内

海水西调尚未获审批立项 倡议者称只差“人和”

时间:2015-10-12 19:20|来源:|作者:|点击:
 

\

海水西调入疆路线示意图 IC供图

\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秘书长张宝印

  “海水西调”只差“人和”?

  有关部门尚未审批立项 倡议者张宝印称不受反对声音影响 

  □实习生 陆烨 晚报记者 程绩 报道

  11月10日,本报“中国人物”版块就 “海水西调”工程刊登了《引渤入疆改造干旱,楼兰盛景再现可期》一文。如今,外界关于“海水西调”工程的热评依旧如潮。专家、网友纷纷各抒己见,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有人愿意第一个站出来捐款,有人则将其比喻为“给长城贴瓷砖;给赤道镶金边;给喜马拉雅山装电梯”。

  作为2010年国内新闻的年终回顾,“海水西调”作为热议话题,再次被我们提起。这项工程有何新的进展?面对诸多质疑,提案者又将如何解答?本报记者带着外界质疑的声音,再次连线中国高科技产业研究会海洋分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张宝印,他依然信心十足地表示,“海水西调”天时、地利,只差“人和”。同时,面对读者的种种疑问,张宝印也分别做了回答。

  【事件回顾】

  如今,由于干旱缺水造成了我国西部地区沙漠化、沙尘暴和工农业生产困难的恶劣生态环境,严重危害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缓解当地干旱题目迫在眉睫。于是,今年11月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的“陆海统筹 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汇聚一堂,为推动“海水西调”工程出谋划策。而所谓“海水西调”,即是要将渤海之水引入沙漠,化戈壁为良田。

  早在1997年,西安交通大学的霍有光教授就大胆提出“海水西调”的设想,当时就已经挑中“渤海”,作为为新疆送水的取水源。至于为何偏偏是“渤海”,张宝印首先解释,“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渤海距浑善达克沙地只有400多公里,地理位置非常接近。 ”据悉,浑善达克沙地是对北京气候构成严重危害的最近沙漠之一。渤海湾有黄河、海河、滦河、辽河等大陆河流注入,含盐量相对较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渤海成为不二选择。

  张宝印说,“海水西调”最初是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发起,后来才联系到新疆,“这是解决西部地区常年干旱的最好的、也是惟一的解决方法。 ”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想法纯属国内首创,国外也并无先例。

  【观点交锋】

  尽管“海水西调”的设想者们为大家营造出了一个完美的 “梦想空间”,然而,外界对于该工程的质疑声仍然不绝于耳。就在17日举行的一次理事长会议中,张宝印和“海水西调”反对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然而,不出意料的是,双方谁都说服不了谁。

  面对褒贬不一的评价,张宝印坦言,自己没想过要公开答复,“没必要,也从未考虑。 ”同时,他认为反对意见有些并不以理服人,甚至有点不公平。那些不公平在于“反对者不接受可行性论证。 ”

  ■质疑一:生态、水质会不会加剧恶化?

  在 “海水西调”的设想中,被外界质疑最多的,不是海水如何被利用,而是引入海水,是否会影响内陆土壤结构,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影响。张宝印在接受上一次采访中就明确表示,这绝不会造成任何后果。

  而这次,又有网友提出,如果渤海的海水被大量抽取,渤海的水量将从黄海补充,但黄海海水的盐分比渤海高,这样一来势必会给渤海的整个生态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那么多的海水调过去,渤海和新疆的生态最终都会恶化。 ”面对如此严峻的“后果”,张宝印却不以为然。 “黄海海水的海盐度也不是很高,调水一举只有好处。 ”张宝印告诉记者,渤海湾的海水与太平洋相连,一般自净周期为5年,而引入渤海湾海水,能够将净化周期人为缩短,促进渤海湾地区环境变化,甚至促进养殖业发展。

  即便如此,也有人提出,现在渤海受重金属和有机污染问题严重,赤潮频频发生,近海海域水质恶化日趋明显,这样是否会影响日后入疆水质。对此,张宝印表示,在研讨过程中,相关的专家已经草拟出污水处理的净化方案。同时,他也向记者描绘了一幅蓝图,“海洋化工也能在其中发挥作用,经过淡化和净化程序之后,得盐、钾、镁等物质,还能再综合利用。 ”

  而目前,山东和辽宁等地也都配有现成的大型淡化设备,国内盐化工的发展也进行了将近二十年,张宝印认为,所有的技术都是成熟的。 “我们的技术水平不比国外的差。”对于外界所称的天价设备,张宝印表示,“设备费用可大可小,少的100万就能做到了。 ”

  ■质疑二:水成本价格如何得出?

  在上次的采访中,张宝印给记者算的“水成本”账让许多网友大呼“不可思议”。许多人还亲自列出清单,反驳“一吨水成本4块”的说法。当记者再次求证张宝印时,他说,这是经过淡化、输水、电能直到煤化工的一整条程序之后得出的成本费。其中,经过淡化和净化处理后,分解出的物质可以再利用,而创造出的财富就可以补贴水的“路费”。加上如果利用风力发电传输以2块钱一吨计算,使用能源降了价,成本将大大小于电能支出。这样,调水的路费大概是每吨4块,到达煤化工时,一吨水的成本将在8块左右,小于10块。虽然这比他先前说的“4块”版本翻了一番,但也远远低于网友提出的 “几十块钱”的版本。

  不过,究竟是用何种能源传输水源,张宝印并没有给出确定的答复。而这也恰恰是成本的关键因素,目前看来,“每吨8块”的说法,也只是基于能源差价的前提之下而成立的。

  ■质疑三:管材选用玻璃钢管是否合适?

  由于路途遥远,输送水源的管材问题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据了解,专家已初步确定运输材料选用玻璃钢管。不过,玻璃钢管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许多人对它还很陌生。于是,针对玻璃钢管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玻璃钢管是埋地下还是高架?采用何种密封技术?如何解决结垢现象?是不是要添加消毒剂或者阻垢剂?这些问题,对于运输物流来说,也实属迫在眉睫。张宝印告诉记者,自己作为管材技术的外行人,对于具体工艺并不十分清楚。但他表示,玻璃钢管的稳定性强,一般可使用20-30年,并且不易被海水腐蚀。 “它不是金属制成的,所以结垢一说很难成立。 ”

  据了解,11月5日召开的高峰论坛上已经有相关公司参与到工程的讨论当中。

  张宝印也曾向记者介绍,“工程初步计划采用直径为8米的玻璃钢管,以走高架的方式送水,目前看来,基本能满足输水需求。进入内陆的海水,第一步将会通过半透膜过滤法,达到淡水与盐分离的目的,从而保证后期进入内陆的水源变为淡水,避免海水流经内陆带来土地盐碱化等危害。 ”

  ■质疑四:新疆地方政府至今不表态?

  有人曾指出,现在关于 “海水西调”的话题已经逐渐形成“围观效应”,讨论的人不少,但真正的“受益者”却不见踪影。光听专家们激烈争论着,吆喝了老半天,殊不见新疆地方政府的表态,这让引水工程变得扑朔迷离。而此前,亦有记者致电新疆发改委,办公室人员称,任何关于“海水西调”的问题他们不做回答,请联系自治县人民政府。而新疆水利厅办公室主任也直接将皮球踢给了秘书,迅速挂断电话。

  那么,当地政府究竟支持还是反对呢?当记者询问张宝印是否了解此情况时,他坦言,“目前,新疆自治区政府还没有表过态,他们还有些怀疑态度。 ”

  ■质疑五:史无前例,何来自信?

  众所周知,“海水西调”工程之所以被称为“天方夜谭”,正是因为在此之前,国内外都没有先例可循。

  更有网友指出,就连迪拜这样既靠海又富有的地方,都没有用这种方式缓解沙化问题。国人何来自信认为这个方法行得通呢?

  张宝印给出了“因地制宜,规模不一样,条件不一样”的解释。随后,他又向记者介绍了关于系统处理的基本原理。

  【最新进展】

  张宝印告诉记者,在上一次高峰论坛之后,业内并没有就“海水西调”的课题再次召开研讨会,不过在明年年初,依然会在北京和新疆两地召开。虽然目前,“海水西调”工程尚未得到政府部门的审批立项,可行性论证也为此得不到实施,但张宝印表示,即使面对不赞成的声音,一切工作都在进行之中。 “实际工作在做,没有受到影响。 ”

  作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研究会海洋分会的秘书长,张宝印希望,学会能作为一座强梁,宣传推广 “海水淡化利用”,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挖掘出浩瀚大海的无穷潜能。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客服邮件:fengyKF@126.com

Copyright © 2002-2023 风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