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风云网--笑看风云,尽知天下
为了纪念团圆,古代便有了吃元宵的习俗,“北方叫元宵,南方则叫汤圆,虽然叫法不同,但寓意相同,均是表团圆之意。”
元宵节的第二重含义就是驱邪祈福,这一天也被视作狂欢节,人们会举办各种各样的灯会,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灯笼,以表达对春节的留恋。“虽说元宵节过后,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但这却是一年的新开始,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祈盼新的一年能够吉祥如意。”
全国各地的元宵节均有赏灯、社火等大众习俗。灯节在隋炀帝时代就有,是隋炀帝为了接待外国使臣特意准备的赏灯节,并且在民间也形成了一种规模。在唐朝时期规模最大,元宵赏灯节达到了3天,宋朝赏灯时间达到5天,而在明朝更是达到极致,将赏灯时间延长至10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栾城的元宵节“七巧灯”
“正月十五进了城,姐妹二人逛花灯,
通红的蔓菁灯,带缨的萝卜灯,
弓腰的虾米灯,亮盖的蛤蜊灯,
溜圆的西瓜灯,张嘴的鲤鱼灯,
八条腿的螃蟹灯,空中悬的大云灯,
手里拿的大提灯,马路上跑的竹马灯,
舞台上跳的荷花灯,广场上舞的是七巧灯……”
这首河北民歌《大逛灯》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两个农村姑娘元宵节进城看花灯的情景。其中提到的“七巧灯”是冀中一带城镇农村灯会中常见的,以栾城县和景县的“七巧灯”最佳。
“七巧灯”是运用道具表演的灯类民间舞蹈之一。它的表演独具风采,传统节目中有8个金童子执云灯,组成各种图案。突然,从空中飞来七位骑着仙鹤、凤凰、麒麟、独角龙、老虎、狮子、金钱豹等奇禽异兽的仙女,翩翩起舞,顿时,天上人间,花团锦簇,灯火相映,歌舞升平,共庆元宵佳节。
元宵节逛灯是我国人民古代传统的年俗。据考,灯节办灯会和演灯舞起源于秦朝(公元前221--206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出宫看灯会观灯舞,与民同乐,以后逐渐形成民俗。因此,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灯不演戏则灯意不酣,然无舞队鼓吹则灯燃不发”之说(《陶庵梦忆》)。这说明了元宵节逛灯会和看灯类舞蹈是不可缺少的。
栾城县文化馆经过加工整理的《七巧灯》,主要反映农村实现改革开放之后,广大农民在党的勤劳致富奔小康精神鼓舞下崭新的精神风貌。它描绘8个农家少女手持16盏荷花灯,在优美抒情的民歌伴唱声中,迈着婀娜多姿的舞步鱼贯而出,她们手持荷花灯组成许多美丽的图案千变万化:时而在一条“红鲤鱼”周围翩翩起舞,时而又在一条“打渔小船”附近追逐嬉戏。轻盈柔美的舞姿、动情的民歌伴唱浑成一体,既抒发了当代农村姑娘对生活的热爱,又表现出她们丰收后的喜悦情怀。那些活灵活现的“红鲤鱼”、“武昌鱼”,是她们独出心裁的创造。用七块三角形和菱形的彩灯在天幕上组成的艺术造型、音乐与舞蹈以及彩灯造型编织在一起,仿佛把我们从冰冻雪封的北国严冬带人了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的水上江南。看了他们自编自演的民间艺术《七巧灯》,使人更爱民间艺术了。
广平的踩跷
广平县“踩跷”闹元宵更可谓是一道丰富的元宵节“大餐”。高跷在广平县已流传了几百年,其中以店西村最有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踩高跷的高手。无论男女,人人都练就了一脚功夫,只要一绑上高跷就能疾步行走。
每到春节,他们就画好脸谱,穿上戏服,踩上高跷,上街表演。往往从正月十一、十二,人们就开始“踩街”,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正月十八方告结束。踩高跷时,人们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像吕洞宾、何仙姑、红娘、济公、张生等。经常演出的剧目有《西游记》、《八仙过海》、《蟠桃会》、《花果山捉猴》等30多种。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
平山的牛斗虎
“元宵节里人们特别重视团圆,只要能够赶回家的人都要尽量赶回家和家人团聚,”王丽平说,平山县的元宵节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习俗,就是女儿结婚之后的第一个春节在婆家过,而第一个元宵节则要和丈夫回到娘家过,“这算是河北地区独特的一种元宵节风俗。”
为了纪念团圆,古代便有了吃元宵的习俗,“北方叫元宵,南方则叫汤圆,虽然叫法不同,但寓意相同,均是表团圆之意。”而在平山还有一种独特的习俗,正月十五这天是早上吃饺子,晚上吃汤圆,这也是与其他地方不同的一种习俗。
在平山、井陉、高邑、赞皇的春节、元宵灯节的民间花会中,独具一格、妙趣横生的“牛斗虎”表演,非常引人入胜。
“牛斗虎”源于民间传说:古代的太行山麓有户农家,娶了个专横跋扈的儿媳妇,人称“母夜叉”。这个儿媳十分霸道,不但欺负年幼的小叔子,还虐待公婆,每逢年关就把年过花甲的公婆撵出家门沿街乞讨。
这件事儿被山里的老虎知晓了。有一天,老虎就下山找“母夜叉”算账来了。老虎在她家门前怒吼道:“你再胆敢把公婆撵出家门,我就先把你吃掉!” “母夜叉”吓得跪倒在老虎面前,一动也不敢动。
正在这时,恰巧耕地的老黄牛回来了,就和老虎厮斗在一块儿,几经较量,角斗有了胜负,那老黄牛怎是老虎的对手呢? 终于败下阵来。
这时的“母夜叉”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乖乖地又跪倒在老虎面前求饶地说:“你千万别吃掉我的老黄牛,我认罪,发誓再也不虐待我的公婆和小叔子了”。于是,老虎放过老黄牛。从此,“母夜叉”改掉了虐待老人的坏毛病,当地乡亲们再见面都不把她叫“母夜叉”,而是改叫做“一朵花”了。
传统的民间艺术“牛斗虎”分“过街”、“撂场”两种表演形式。
“过街”时,“老虎”、“老黄牛”、“公婆”、“儿媳”都只舞不唱,用锣鼓打击乐伴奏。“撂场”时,既运用舞蹈语言表现故事情节,又有合唱队伴唱和民间管弦乐队伴奏。其中老黄牛与老虎角斗时的舞蹈格外引人入胜。
民间艺术“牛斗虎”善意地揭露、讽刺、嘲笑了虐待老人的不道德行为,也间接地赞美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它在农村街头广场演出,倍受群众青睐。
井陉的拉花
河北较为独特的元宵节习俗有井陉的拉花,井陉拉花是一株古老艺术奇葩,在井陉有多种流派沿传,尤以东南正、庄旺、南固底的拉花最为出色,最有代表性。有关“拉花”称谓的传说很多:一说拉花是在拉运牡丹花过程中形成的舞蹈,故称“拉花”;又说拉花是在逃荒中形成的舞蹈,“拉花”即“拉荒”的谐音;还说因舞蹈中的女主角叫“拉花”而取名拉花。
邯郸的武安傩戏
邯郸的武安傩戏也是元宵节一种特有的习俗。据了解,傩舞是古代祭仪式中的一种舞蹈,傩戏是在到傩舞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戏剧形式,傩祭源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周代叫做傩。傩舞的发展对中国的地方戏曲有影,再某些地区,傩舞本身已发展成傩戏,傩吸表演的主要特点是角色都戴不制假面,傩舞和傩戏生动,具体地反映了中国表演艺术由歌舞向戏剧形式发展进程中各个阶段的不同面貌。张家口的二人台、打树花也是当地人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二人台的最大特点是舞蹈幅度大、跳跃性强、总体给人以粗犷憨厚之感;音乐上较婉转、细腻、悠扬;打树花则是张家口元宵节最为具有观赏价值的一种活动,夜幕降临,匠人们把砸碎的铁器装入炉中为晚上的活动做着准备艺人用在水中浸泡了3天的柳木勺子,将废铁熔成的铁水一勺勺泼洒在古老的城墙上,甩溅出绚丽多彩的火花,活动场面极其壮观。观众们对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花会形式无不拍案叫绝。